科技部重拳出击 严肃处理“打招呼”“走关系”等请托行为

科技日报北京12月30日电 (记者刘垠)“打招呼”“走关系”,搞人情评审败坏学术风气,也影响了创新质量。9月1日开始实施的科技部第19号令《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》,明确将“打招呼”“走关系”等请托行为列入违规行为。现在,针对评审请托不良现象又有了更加具体、明晰的刚性处理措施。

12月30日,科技部发布《科学技术活动评审工作中请托行为处理规定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处理规定》),对请托行为作出明确界定——“在科学技术活动评审过程中,相关单位或个人以直接或间接、明示或暗示等方式,向评审组织者、承担者及其工作人员和评审专家等寻求关照、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”。

《处理规定》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类科技活动的各个环节,包括国家科技计划(专项、基金等)科研项目、创新基地、人才工程、引导专项和科技奖励等科学技术活动中,涉及评审、评估、评价、论证、验收、监督检查等。

依据《处理规定》,科技界反映比较突出的以下5种行为将被作为请托予以处理:探听尚未公布的评审专家信息、评审结果等和未经公开的评审信息;为获得有利的评审结果进行游说、说情等;投感情票、单位票、利益票等,搞“人情评审”;为他人的请托行为提供帮助、协助或其他便利;以“打招呼”“走关系”或其他方式干扰评审工作、影响评审结果、破坏评审秩序的请托行为。

《处理规定》不仅对请托行为划定了“红线”,也视事实、情节、后果和影响等,明确了对请托实施者、评审专家和评审工作人员等各类责任者的处理标准和处理尺度。比如,对于请托行为实施者,禁止在1—3年(含3年)内承担或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;向多人请托或多次实施请托的,禁止在3—5年(含5年)内承担或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;造成严重后果或影响恶劣的,禁止5年以上直至永久承担或参与财政性资金支持的科学技术活动;对有组织实施请托行为的,从重处理。

《处理规定》还强调,因请托行为所获得的科研项目、创新基地、人才工程、引导专项、科技奖励等,一经查实,予以撤销,并追回专项经费、奖章、证书和奖金等。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
相关文章

大海之阳,蒸蒸日上!

威高血净荣登上交所主板

新亚电缆登陆深交所主板

恒鑫生活今日上市敲钟!

汉朔科技登陆创业板

常友科技敲钟上市!

汇通控股登陆主板!

亚联机械深主板超募

兴福电子登陆科创板!

惠通科技正式登陆资本市场!

新铝时代成功创业板上市

泰凌微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

工大高科-铁路信控第一股周年

恭贺起帆电缆605222主板上市!

健尔康主板上市!

西藏多瑞优势先发造福儿童用药

艾布鲁完美申购18.39元/股

避雷器龙头金冠电气顺利上市!

仕净环保申购结果公布!

迪阿股份上市超募超33亿!

郭建华与他的海谱润斯

科跃中楷上榜北京民营企业百强